**從材質到空間:細節如何改變整體感受**

分享到

材質的選擇與運用,總是最能喚起我們內心深處的記憶和情感。

說到自然的紋理,它們是最貼近人心的。回想小時候,那些單純而美好的時光,坐在藤椅上,手裡拿著阿嬤的蒲扇輕輕搧著,這些細節就是我們記憶中最深刻的部分。午休時,我們會把墊子移開,直接躺在透氣的實木沙發框上,感受那種簡單又舒適的涼意。旁邊是帶有蛇紋石檯面的收納櫃,表面還有爺爺留下的凹痕,這些都是過去生活的痕跡,帶著一種無可替代的情感。

記得房間的門框、門扇和踢腳板,都是用檜木製作的,因為房子是從當初蓋給自己住的地主那裡買來的。檜木的溫潤手感,那種沉穩而真實的觸感,一直是心中最嚮往的部分。這些記憶中的材質和質感,從來不是高調的,而是一種安靜、溫暖的存在。這也正是我們現在想要在設計中延續的情感——讓自然的紋理能夠滲透到每一個角落,撫慰我們的心。

室內設計中經常討論到材質和風格之間的關係。比如說,奢華的風格通常和亮面、反射、金屬、人為加工這些元素有關;而自然的風格則更偏向於霧面、紋理和天然材質的運用。這些材質所帶來的質感和感覺,是直接影響我們對空間的體驗的。

材質的搭配比例也能創造出不同的風格變化。例如,在一個空間中,如果多用一些亮面和金屬元素,就會讓人感覺到一種現代和奢華的氣息;而當我們運用更多的天然材質和霧面處理時,空間就會顯得更加親近和舒適。我們可以透過不同材質的比例搭配,找到適合自己或居住者的風格,讓空間變得既獨特又充滿情感。

對我來說,室內設計空間不僅僅是對於形態和功能的考量,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達。從阿嬤的蒲扇到爺爺留下的家具痕跡,這些都是家族記憶的一部分,是生活的故事。而我們現在所做的,就是通過這些材質,讓這些故事能夠延續,讓每一個人都能在空間中找到自己熟悉且溫暖的角落。

有時候,一個小小的材質選擇,就能改變整個空間的感受。比如說,在客廳裡放置一張藤編的椅子,整個空間的氛圍立刻變得輕鬆且自然;在餐桌上擺上一些質樸的陶瓷餐具,馬上就有了家的溫度。這些細節看似微不足道,但正是它們,讓一個空間變得有靈魂。

我們最希望的就是這些細節能夠和居住者產生共鳴。當一個人在家中感受到藤椅的溫暖、檜木的質感、以及那些被時間刻下的痕跡時,那種安定和安心的感覺就會自然而然地湧上心頭。這樣的空間,不僅僅是「住的地方」,而是生活中最能帶來力量的所在。

所以,不論是奢華的金屬光澤,還是自然的木紋溫潤,材質背後所傳達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。希望我們都能透過這些細節,找到空間中屬於自己的那份溫暖和感動。